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见面会

发布时间:2025-11-08浏览次数:10

 2025116日,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在津南校区综合业务东楼101会议室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贺文霞,执行院长程明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蔚,副院长张晓丹,企业导师代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王海青老师等领导出席。新生见面会由贺文霞主持,全体新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作为学院成立后入学的首批研究生,将与学院和企业一道共同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也将在这里树立“工程报国”理想、夯实专业根基、勇担时代重任。

见面会伊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朱守非在视频致辞中代表学院全体教师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院作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载体,旨在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学院创新构建“一二三四”育人体系,以爱国主义旗帜为引领,以“双轮驱动”打破理论应用壁垒,依托产教融合三重模式,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战略领域。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校企“双导师”,建设多个企业实践基地,构建“企业出题、高校接题、共同解题”闭环,并引入AI技术赋能教学科研。朱守非校长勉励同学们要胸怀家国、勇于创新、扎根实践,努力成为“公能兼备、爱党报国、创新突出”的卓越工程师。

学院执行院长程明明教授围绕学院建设方案,系统阐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南开路径。他指出,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学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引领,充分发挥南开基础学科优势,创新构建“基础研究+工程实践”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三重模式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建育人平台,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与企业技术难题。这一体系旨在破解传统工程教育“学徒式科研”“跨学科协同不足”等痛点,打造综合性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南开范式”。

企业导师代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王海青老师结合产业实践,寄语新生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本领。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勇作为首届学生代表线上发言,分享了他“以产带研、以研助产、志存高远”的三年学习感悟。这位来自兵器工业集团的科技工作者坦言,南开工程教育让他深刻体会到爱国要体现在清晰的目标与扎实的行动中,勉励学弟学妹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大势。

副院长张晓丹教授详细解读了研究生培养规范与学术要求,强调研究生阶段需恪守学术准则、筑牢专业根基。科研办公室张策老师随后介绍了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的融合标准,指出卓越工程师须实现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产业发展。

见面会最后,学院党委书记贺文霞表示,卓越工程师学院承载着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重任,学院将倾尽全力为学生搭建最优成长平台,希望同学们以“允公允能”为立身之本,以解决“真问题”为奋斗方向,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淬炼成钢,共同铸就“南开卓越工程师”的金字招牌,为强国建设贡献新时代工程人才的磅礴力量。